截至收盘,隆基股价大跌5.51%报68.6元/股,一日内总市值蒸发超过200亿元。
但是当猛然回头,我们发现大多数时候,我们值得守候或者苦苦寻找的未来,也许当下的拥有才是最好的。也就是说结构性的泡沫基本都被吹灭了。
去年赛道股有多快乐,今年就有多痛苦。所以但从表面上的东西来看,讲市场企稳真的太难,但是不代表就没有机会或者非得等什么最低点买入,其实都很难判断。接着谈一下板块,板块方面后面会具体分开来说,先简单透露一下。其实不同于中国,欧美的地产公共事业的股票估值其实是挺高的,大票20倍以上的很多,PB2-3倍以上。现在是大部分地产股挖坑之后上涨,其实目前来看,政策并不太给力,但是前期下跌得莫名其妙,尤其是万科的挖坑,我想还是资金行为。
03关于光伏等赛道趋势是明确的。除了地产链和赛道,其他都挺乱的。潮涨潮落,五年前大家还认为单晶会被淘汰呢3年后,单、多晶之争再起,在某媒体举行的未来能源峰会上,隆基股份李振国指出,2015年以前,单晶组件在中国的安装率不到5%,但到2018年上半年已经超过了50%。
2022年1月7日,阿特斯科创板提交注册。在收入占比上,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晶科能源的单晶组件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45.46%、78.43%、98.35%和98.35%;天合光能的占比分别为33%、52.72%、88.42%和 99.59%;而阿特斯的单晶组件收入占比则只有18.61%、34.76%、45.28%及62.32%。所以阿特斯一直是组件占比最大,其次是电池片,最上游的硅料涉足最少。2005 年,国内外光伏产业方兴未艾,敏锐地捕捉到商机的瞿晓铧迅速转型做起了大型光伏电站组件,当年就让销售额翻了3倍,达到了1000万美元。
在阿特斯不想做老大,只想做最后一个死的光伏企业的稳健经营策略下,阿特斯确实始终不曾走到第一,甚至很多时候排不上前三,但未曾掉出第一梯队。刚过去的2021年,这一情况突然有了变化。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阿特斯的光伏组件产品出货量(包括单独销售的组件和纳入光伏系统中销售的组件)分别为5879MW、8120MW、11117MW,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72%、6.48%、8.06%,出货量位于行业前五名。技术路线转的选择拉低了阿特斯的毛利率。这样的产业分布,让一直专心于电池组件的阿特斯躲过了2008年多晶硅原料价格暴跌的打击,度过了接下来的欧美双反冲击和531新政,但也错过了在硅料和硅片价格上涨中带来了的红利。此后,ATS公司又在法国收购了一家太阳能电池厂,他被派往法国工作,担任亚太地区技术副总裁,负责管理技术以及硅料采购和亚太市场开发。
招股书显示,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加拿大CSIQ,直接持有公司74.87%股份;瞿晓铧、张含冰夫妇间接持有阿特斯16.77%的股权,被认定为共同实际控制人。而当时的市场上,也不乏单晶崛起、多晶陨落的争论,对于这些论调,瞿晓铧曾在某光伏群中贴出与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的对话:一方面为中国光伏江山代有才人出而欣喜,另一方面不认同单晶淘汰多晶的论调。技术官司之外,阿特斯及其子公司在国内外多次遭受行政处罚。技术路线的争议众所周知,光伏行业一直存在着技术路线之争,无论是之前的薄膜与晶硅之争,还是确定晶硅路线后的多晶与单晶之争,几乎每一次技术路线之争的落幕,都伴随着一家或几家主流企业的衰落或灭亡。
2021年12月13日,阿特斯申请材料上会审核。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阿特斯在美国和日本均因专利侵权被提起诉讼。
总募资金额4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年产10GW拉棒项目、阜宁10GW硅片项目、年产4GW高效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年产10GW高效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嘉兴阿特斯光伏技术有限公司研究院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凭借着行业前五的出货量,2018年至2020年,阿特斯营收分别为244.38亿元、216.80亿元和232.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9.40亿元、17.51亿元、16.23亿元。
而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2020年的组件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0.53%、14.90%、16.09%。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单晶硅片市场份额达到了90.2%。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阿特斯及其境内控股子公司共受到10项行政处罚,涉及违规排污、未按时报税、违规建设等情况,罚款共计214.31万元。面对如此多的争议,不知道已经筹备了近两年的阿特斯,最终能否顺利上市。2013年,加拿大CSIQ在美国遭遇的集体诉讼最终被法院驳回。2020年9月25日,阿特斯经过两次股权变更,其加拿大单一股东加拿大阿特斯太阳能有限公司由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变成了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新增了比亚迪等12名股东。
一直上升的业绩为何会突然跳水?阿特斯在招股书中将其归咎于三点:其一,原材料上涨;其二,产品结构不合理;其三,垂直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2021年6月29日,阿特斯申请科创板上市,上海证监会科创板已受理。
复杂的身份阿特斯,是由加拿大籍华人瞿晓铧创立。不过瞿晓铧没这样做,在产业链的拓展上,他给公司定下的策略是倒三角模式:越往上游产能占比越少。
这段工作经历让瞿晓铧有机会全方位介入国际最先进光伏企业生产链的各环节,也开始深入接触采购、市场开发和销售的前后端工作。除上述技术诉讼、行政处罚外,阿特斯的控股股东加拿大CSIQ(CSIQ.NASDAQ)曾在2010年至2014年间受到SEC的调查,虽然加拿大CSIQ最终与SEC达成和解,但因这项调查,2010年,加拿大CSIQ在美国和加拿大遭到了多起集体诉讼。
2022年4月6日,证监会官网再次公告,就业绩下滑、贸易政策两个问题,对已经进入注册阶段的阿特斯进行二次问询。专利诉讼的争议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备受争议,在事关光伏企业发展命脉的专利技术上,阿特斯多年来也一直与同行们纠缠不清2005 年,国内外光伏产业方兴未艾,敏锐地捕捉到商机的瞿晓铧迅速转型做起了大型光伏电站组件,当年就让销售额翻了3倍,达到了1000万美元。2020年9月25日,阿特斯经过两次股权变更,其加拿大单一股东加拿大阿特斯太阳能有限公司由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变成了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新增了比亚迪等12名股东。
除了受到行政处罚,2018年至2020年,阿特斯及其子公司在境外存在6起尚未了结的、争议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诉讼、仲裁案件。其中4起案件的被告是阿特斯及其子公司,涉及工程施工、未履行合同义务等方面。
一直上升的业绩为何会突然跳水?阿特斯在招股书中将其归咎于三点:其一,原材料上涨;其二,产品结构不合理;其三,垂直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复杂的身份阿特斯,是由加拿大籍华人瞿晓铧创立。
不过,就在瞿晓铧坚持己见之时,业界竞争对手的单晶硅电池已经在悄然完成。总募资金额4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年产10GW拉棒项目、阜宁10GW硅片项目、年产4GW高效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年产10GW高效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嘉兴阿特斯光伏技术有限公司研究院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大学毕业后去加拿大留学深造,1995年获得多伦多大学半导体材料科学博士学位,并在一位朱姓博士的推荐下,加入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电力公司,主要负责太阳能技术板块收购的相关工作。据了解,在注册制情况下,已经进入到注册阶段的企业,一般是一轮问询,当然不乏二轮问询,但阿特斯遭遇的却是较为糟糕的一种2021年业绩大滑坡,亏损超4亿。阿特斯的营业收入虽然超过了280亿元,同比增加超20%,但扣非后归母净利却大亏超4亿元,较2020年下滑138.85%。此后,ATS公司又在法国收购了一家太阳能电池厂,他被派往法国工作,担任亚太地区技术副总裁,负责管理技术以及硅料采购和亚太市场开发。
2001 年,瞿晓铧负责的板块接到了德国大众公司的一个小型汽车太阳能充电器订单,出于充分利用国内成本优势、国内重视创业人才等众多因素的考虑,瞿晓铧决定带着这笔200多万美元的订单回国创业。对于这一论调,瞿晓铧回应称等着我们多晶给你诈一个尸,吓你一跳。
业内人士表示,因为业绩大滑坡遭遇二次问询虽然不会让监管层直接出具否定意见,但阿特斯给出的解释必须理由充分、足够说服人,能够得到监管层的认同,否则酝酿了近两年的上市一事很可能遭遇变故。技术路线转的选择拉低了阿特斯的毛利率。
瞿晓铧,1964年1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常熟,父母都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同期,阿特斯境外子公司在泰国、巴西、德国共遭到7次行政处罚,涉及报关信息不实、未按时报税、未批先建等违规情况。